KSJ,9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从事地理信息测绘工作5年。工地、野外、城市、无人区……测绘人的身影无处不在。测绘人就业率100%,这点在我即将毕业时便已可知,手持武汉大学毕业证,我很快就在一家事业单位就职。进入单位的时期刚好是传统测绘测量告别人工,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阶段,充满紧迫感。回顾自己的测绘从业经历,感觉累却踏实。测绘的前期工作一般都是出外业,在田野、荒地等,四处奔波,记得刚大学校园出来,直接一脚迈入野外,黝黑的皮肤、日晒风吹是常事,白天拎着仪器箱外出,晚上回来住处还要记录复核到深夜。孤苦寂寞,日复一日,周而复始。25岁,本该精神抖擞,风华正茂,本来让女生都羡慕的皮肤,如今却写满了沧桑,顶着巨大压力通宵达旦地工作,精气神已被消磨殆尽。皮肤粗糙,身材走形,精神不振,25岁的项目经理,没有威严,没有威信,而我只有不脱离生产,给队伍做好一个榜样,才能更好的带领团队前进。一座座大山不断地压在肩头,而我只有拼命挺拔身体,才能步履蹒跚地前进……有点想放弃,但是刚就业就可以拿到8K+工资的我,还是顶住了压力。度过了试用期,便进入项目组参与了测绘项目,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测绘地形地貌、清查资源家底、监测地表变化、划定空间界线、统一规划底图、搭建公共平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项目中,我也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武,能在野外中战斗;文,能在电脑上敲代码。跟随着项目的节奏,我也渐渐发现,传统测量测绘项目均需建设数据库,越加偏向地理信息技术为主。地理信息软件开发方面的人才更是紧缺。随着智能传感设备和测量设备的精确性、智能性、实时性和可靠性越来越高。由人跋山涉水、手提肩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来完成的勘测类工作专职野外型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从长期看将会逐步萎缩。单位项目逐渐从传统测绘行业转向三维重建、室内定位、数据挖掘、SAR雷达、影像与数据融合 、在线地图还有激光扫描……等新兴技术行业。我们可以利用三维模型进行土地登记、房地产管理和违章查处。现在很多城市的小产权,城中村,它的底面面积不变,但通过私自加高增加了使用面积。这只能通过三维模型才能发现,深圳我们就正在做这个项目。
我们还在做灾害防治,洪水分析。三维建模原来是靠摄影测量,现在都是多角度,好做一点,信息更多一点。可以用激光雷达来做,也可以用雷达做。
我们还在利用我们国家诸如资源三号等国产卫星数据制作了GlobeLand30数据集,利用该数据,可以获得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统计值和变化量,分析全球碳库的空间分布,评估森林砍伐和恢复过程,监测全球城镇化趋势,以及通过研究耕地变化为全球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提供决策支持。我们还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近年来文物保护领域进行扫描,可以准确有效地记录文物的真实信息,并能在虚拟现实领域用交互的手段来展示。
这些新兴技术产业正是我在武汉大学学的看家本领呀,于是我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了出来。坐在单位的大楼里,虽然坐在电脑前捣鼓着的都是一些枯燥的数据,但是我知道,未来实行智能服务少不了我现在所做的工作。以上的这些技术相信几十年都不会过时,并将助推时代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大佬阿里巴巴、华为、百度、腾讯、美团、滴滴、顺丰等企业的加入,以前测绘人都是‘自己跟自己玩儿’,有了这些新人的加入,虽然势必会‘难’但一定也是挑战和机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刻变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对测绘科学不断渗透,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产品内容及服务范围发生了重大变化,“互联网+测绘”将成为地理信息服务业新常态。推动测绘地信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如果还在仅仅为建个网,放个样,测个图,建个模……而努力奋斗,恐怕将来距离阿里们会越来越远!
作为测绘工程从业者,有一点点不成熟的建议,希望能引起传统测绘地信同行们的一些思考……1、转变传统固有观念,引入互联网思维,引入商业资本思维,引入信息产业思维,跟上时代潮流。2、打开行业禁锢,尤其是国有企业,阵地仅靠封闭是守不住的,必须强大自我,推动技术创新,主动出击。3、测绘是测绘人的根基,但一定要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与其它专业融合发展,从提供产品到提供服务、创造应用生态和解决方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严寒酷暑,我无畏无惧;幽山密林,我肆意闯荡;诡异沙漠,我邪魅一笑……这就是我们测绘人,测绘是我们的第一职业,然后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了多项技能。野外生存是每个测绘外业工作者的必修课。在这个战斗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适应环境,不断地成长,山河万里持枪肆意笑纳。回到城市中,文字是我们交流的途径。工作的汇报,党务的整理,代码的修改,数据库的创建,又锻炼着我们的功力深厚。我们从“外”而归,脱去野人的皮囊,我们也可以在这个文明的世界中肆意潇洒,我们也是这个文明世界的一员。
这就是我们测绘人,我们拥有着多个脸谱,炼狱之中笑意挥洒,文明之中谈笑风生。未来可期。